同行四十年|国美无疆,四海艺同,中国美术学院留学生教育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


四海艺同1978-2018  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教育四十周年 展览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批66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重点专业院校,率先招收来华留学生。自1980年以来,我校留学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培养长短期留学生8000千余名,生源国达百余个。四十年来,学院始终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依托中国美术学院丰厚的学术资源,以中国书画、“视觉国学”为核心,建立起一套针对外国留学生的高层次国际艺术人才培养机制,贯穿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级,涵盖管理、教学、育人多个方面,在教育界独树一帜。目前,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已成为中国美术学院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成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核心推动力。

 

P1220329.JPG  P1220333.JPG

            美术馆外景                          南山路展牌

 

一、展览开幕:

 

124日上午10时,“四海艺同1978-2018  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教育四十周年”展览在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一条时间线、四间教室、十一个核心案例、一百三十六件作品来展示中国美术学院40年来华留学教育的延伸与发展。

 

开幕式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志林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作《国美无疆,四海艺同》主题发言,1984年首届外国短训班学员(美)Steve Erickson发表自己学习、重返杭州的感想,最后由中国美术学院钱晓芳书记宣布展览开幕。

 

国际教育学院金志林院长主持开幕式.JPG

   国际教育学院金志林院长主持开幕式

高世名副院长作《国美无疆,四海艺同》主题发言.JPG

   中国美术学院高世名副院长作主题发言

校友Steve Erickson 发言.JPG

    美国校友Steve Erickson感慨重返校园

钱晓芳书记宣布展览开幕.JPG

   中国美术学院钱晓芳书记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历史文献、核心案例、艺术作品的综合展示,回顾和梳理我院留学生教育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的发展历程,总结教学方法,梳理培养模式,以中国美术学院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展示向改革开放致敬。


嘉宾、师生合影.JPG

            展览嘉宾、师生、校友合影

 

二、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场景与文献

 

艺术教育文献是对艺术教育的记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指涉艺术教育。这些文本、图像、录像,折射出一个又一个范围不断拓展的来华留学计划、提供给留学生的良好条件、以及为了适应时代、引领时代作出的教学规划等。它们为我们提示了来华留学教育的情境,让我们再度回忆为这一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群体,将这些入档的资料变成鲜活的阅读物,让观众能在现场读解这一重要的教育历程。展览的整个一楼以数字为引,通过四十年、十一人、四间教室来进行人、事、物的再现。

 

1、卌年百事——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教育时间线

从整理出的四十年的大事记中,选择了100件留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事及物。可以同时看到局势之变、社会之变、教育之变。

 

时间线.JPG

                  卌年百事---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教育时间线

 

40年来华留学学历生国别.JPG

               来华留学教育40年中国美术学院学历生源地图

 

2、十一人——从中国到中国

在梳理内容的过程中,逐渐浮现出诸多仍然凭借中国艺术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校友,以及为中外艺术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体。各种不同的生活形态将通过图像组合,浓缩他们在杭学习以及此后的生活和工作面貌,在有关他们生命的图像和艺术创作中,呈现出他们关于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的完整叙述与表达。

个案展厅.JPG   个案展厅 (2).JPG

 80年代书法专业(日)河内利治个案     90年代雕塑专业(保)阿萨杜尔个案

 

个案展厅 (3).JPG   IMG_3459.JPG

00年代中国画专业(奧)玫瑰个案      10年代建筑专业(美)杰明个案

 

3、四间教室

本板块将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将用四个教室空间复现四个不同时期中国美术学院的留学生教室场景,同时呈现相应时期的文献与教学图像。

 

80年代短训班教室.JPG       90年代书法教室.JPG

         80年代书画短训班教室                         90年代书法专业教室

         

P1220351.JPG       泰国吉拉达学校教室 (2).JPG

“视觉中国--当代艺术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工作室       泰国吉拉达学校书画课教室



第二部分:无疆的国美之路

 

1980年第一位来我校的留学生开始,近四十年来已经接收了来自八十九个国家的学历生有705名。最初,他们进入的专业以中国画、书法为主,随着学院学科的发展,设计学、建筑学、新媒体等中国美术学院的特色学科,如今也是留学生所热衷学习的方向。

本板块以中国美术学院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方向为引,将学生作品分别归入相应板块,以体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继续弘扬。是国美之路不受国界、民族之界局限,从国际化的视野展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文化复兴使命的担当之路、艺术教育的先锋之路、更是视觉东方学铸造的诗性之路。

 

许院长观展.JPG          钱书记观展.JPG

·许江院长观展                 ·金志林院长为浙江省国际交流协会会长蒋胜祥与钱晓芳书记导览

 

IMG_4829.JPG IMG_4833.JPG

IMG_4840.JPG IMG_4841.JPG

                   ·观展学生

 

“四海艺同1978-2018 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教育四十周年”展览将持续至1210日下午3时。

 


三、学生作品

 

留学生眼中的西湖:

 

9.JPG

·郑善珠,韩国,书法专业博士,《柳浪闻莺》

2-1.JPG 2-2.JPG 2-3.JPG 2-5.JPG

·Ben Blair,美国,当代艺术专业硕士,Evening Scenes in Shangcheng

4.JPG  5.JPG

·Burova Alexandra萨莎,俄罗斯,版画专业硕士,《在美院的四年》和《西湖边日落》

IMG_3494.JPG  6.JPG  

·拉赫曼,孟加拉国,油画专业硕士,《钱王祠》

·Chelsea Sandusky,美国,当代艺术专业硕士,View of West Lake

 

 

留学生作品:

8.JPG    10.JPG

·诸贤模,韩国,中国画专业博士,《紫霄宫图》

·温子安,马来西亚,书法专业硕士,《南洋书画社小启》

14.JPG 1.JPG

·瓦都,斯里兰卡,壁画专业硕士,《狮子国与中华》

·安河,西班牙,壁画专业硕士,《I-XVIII向日葵》

 3.JPG 13.JPG

·玛丽亚,保加利亚,雕塑专业博士,《我们的新皮肤》系列作品

·李仁旭,韩国,陶艺专业硕士,WATER DROP


四、展览前言

 

《国美无疆,四海艺同》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高世名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对外开放院校,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们率先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艺坛的中心舞台;率先向世界敞开怀抱,在国际视野中启动中国艺术创作与教育的新思想、新浪潮。


在中国美院的国际化进程中,留学生教育是最具特色的重要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我校设立留学生办公室,率先吸纳各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培养了全国最早一批艺术类留学生。1980年代,来到中国美院留学的国际学生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者,选择学习的大多是中国书画。他们幸运地遇到了陆俨少、沙孟海等一批书画大师,感受到最为纯正的传统艺术熏养,经受了严格的笔墨训练,成为中国书画领域的第一批“洋面孔”。1990年代,随着我院学科的发展壮大,留学生教育逐渐拓展到油画、版画、雕塑、史论、设计等各个专业,国际学生们与中国同学一道学习、共同成长,为我校国际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我校提出“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文化主张,以及“全球-本土”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明确了新一轮国际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与核心目标,即:“全面实施具有主体性的国际化战略,打造艺术教育和人文思想的东方高地”。我校留学生教育也在这一新思想指引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我院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理论实践复合型艺术博士研究生教育,第一批博士生中就包括玫瑰(奥地利)、吴顺伊(韩国)两位留学生,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2003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逐步确立起较为严整的学术规范、教学标准与管理体系,在学生规模、质量、内涵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我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2016年,创办全国首个艺术类全英文专业“视觉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提出“建设以东方学为特征的世界一流美术学学科,创立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社会美育为担当的新人文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国教院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学定位,依托美术学一流学科,把中国艺术的实践教学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深化教学内涵,打造以书画为核心的视觉中国学体系,建构扎根中国文化基体的国际艺术教育平台。


四十年来,中国美院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为全世界百余个国家,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八千余人。其中,既有国立美术学院的院长,又有蜚声国际的汉学家;他们有的回到祖国,为本国的艺术和教育做出卓越贡献,更有的留在中国,成为中国艺术界和教育界的一份子。他们既是卓越的艺术家、学者与设计师,又是中国艺术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文化使者。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在这条悠长深远的“国美之路”上,闪耀着众多国际师生的身影。艺术没有疆界,国美也没有疆界,国美人走到哪里,国美之路就延伸到哪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们因为艺术来到中国,因为艺术团聚在国美,他们为国美带来多元的视野、跨文化的理念;他们也把国美的火种播撒到全世界,让国美之路延伸到四方。


九十年前,我校创立者蔡元培先生说,艺术教育之根本在于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九十年后的今天,艺术更加成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创新的实践场域,艺术的教与学更需要建立起共同的知识基础与分享的全球视野。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让我们共同祝愿——国美无疆,四海艺同。

 

                                                                                   

 五、策展团队

项目指导:高昕丹

策展人:刘潇

展览编辑:李明键、栾体坤、陆一中、孙玄墨、王晰静、沈羽

“四个教室”设计师:化鹏、曾晓嵛

“十一人”设计师:龙芮

平面设计:苍穹文化

 

                           

 

Attachment downlo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