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留学生将书画作品赠予全国人大、政协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日益增长。

 

到底该怎么向外国人诠释中国文化?如何描述「山水」与「东方」这样的概念?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解答深刻了~

 

 

11月16日上午,在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举办的「感知中国-首都行」首日活动中,包括中国美术学院留学生在内的40国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参观北京人民大会堂,并由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为大家讲解中国国家概况。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出席并为留学生解答相关问题,精彩诠释中国文化与东方智性。活动尾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日本留学生丸川直人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向全国人大赠送山水画作品,许江借作品讲解了中国与东方文化的「三远法」。

 

 

许江在解答哥伦比亚留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时解释道,「价值」一词绝不是独立的单个词语,而是以这些词语编织起来的完整的生命体。其实这也是中国人看待世界与对待世界的态度。他建议留学生们,除了在衣食住行方面多了解中国人的方式之外,更加有价值的是了解中国人感悟这个世界、感知生命的那种灵性的思维方式,这便是东方的智性。

 

 

许江指出,各位留学生们来华念书,而「书」的古体篆字便是一只握笔的手,在一天一天的「日」子上书写,这才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构建文明的方式。中国美院在新生开学典礼时,向每位新生——包括留学生们——发两支毛笔、一瓶墨水、一本智永千字文的字帖和一叠元书纸。当大家坐下来,用毛笔体验书写时,也许就是伟大文明之间隔阂消融的开始。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日本留学生丸川直人赠送全国人大作品

 

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画家的眼睛不是照相机,为了表现这个山水,可能会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再去山腰住下,最后在山顶峰驻足,前后游历一番后回到画案,顷刻间把积蓄的对这座山水的感动和盘托出!观者便能看到山脚仰望的高远、山腰丘壑深邃的深远,和在山颠云霞相伴的平远。这样的「三远之法」,照相术永远难以企及,这只能是东方智性的产物。

 

 

许江表示未来世界国家之间的联系只会越来越密切,大家就是国家之间的纽带。欢迎各位留学生到访杭州,也来中国美院参观交流,到西湖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智慧。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马来西亚留学生温子安

赠送全国政协书法作品

 

11月16日下午,活动团还参观了全国政协,各委员亲切与学生互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马来西亚留学生温子安向全国政协赠送书法作品

 

 

日本留学生丸川直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林海钟教授。他表示,「在中国能接触传统绘画是对我来说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以前在日本学习日本画,总是感到日本传统绘画里面的中国绘画的重要性。在中国美术学院,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非常渴望的学习系统和研究方向。现在天天很开心得拿笔画画、进行传统绘画的创作与研习。这次参加感知中国首都行活动感到很光荣。很难得直接去人民大会堂听当代中国的理念和理想。我很开心能有代表全体留学生将个人作品赠予中国人大的机会。感谢中国政府给我参加这次活动。」

 

 

温子安,马来西亚柔佛古来人。现就读书法系书法及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研究生二年级,师从沈乐平老师。在他看来,于美院求学的时光是自身学习生涯中,最刻苦铭心、难忘的时期。「感谢沈乐平老师细心地教导,让我对书法不论是技法上还是观念上有深一层的认知,谢谢身边的师长、友人,我的美院生活因大家而美。」



Attachment downlo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