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成绩!中国美术学院出色完成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初次认证

10月31日,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上举行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颁证仪式,中国美术学院获颁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教育服务认证证书》,在初次认证中取得了最佳成绩,被评为B+等级并获得6年的认证有效期。作为中国首所接受此类认证的艺术院校,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25.jpg


 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生教育始终秉承“兼容并蓄、传统出新、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以“全球本土双轮驱动,人文科技双向会通”为办学主旨,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持续打造来华留学办学最悠久、专业教学特色最鲜明、人才培养成效最突出、学科专业实力最雄厚的高层次国际艺术人才培养目的地,建设艺术教育、创作与研究的东方高地,助力学校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31.jpg

老院长莫朴先生与首批留学生及中国师生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对外开放院校之一、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一贯坚持艺术类国际人才精英化培养。学校于1978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43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同年设立留学生办公室。1980年起正式招收来华留学生,是全国最早开展留学生培养的美术学院之一,来到中国美术学院留学的国际学生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者,大多选择学习中国书画。他们幸运地遇到了陆俨少、沙孟海等一批书画大师,感受到最为纯正的传统艺术熏养,经受了严格的笔墨训练,成为中国书画领域的第一批“洋面孔”。1990年代,随着我校学科的发展壮大,留学生教育逐渐拓展到油画、版画、雕塑、史论、设计等各个专业,国际学生们与中国同学一道学习、共同成长,为我校国际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37.jpg

陆俨少先生教授首批留学生中国书画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41.jpg

首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书画短训班合影

新世纪,我校提出“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文化主张,以及“全球-本土”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明确了新一轮国际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与核心目标,即:“全面实施具有主体性的国际化战略,打造艺术教育和人文思想的东方高地”。我校留学生教育也在这一新思想指引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我校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理论实践复合型艺术博士研究生教育,第一批博士生中就包括玫瑰(奥地利)、吴顺伊(韩国)两位留学生,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2003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逐步确立起较为严整的学术规范、教学标准与管理体系,在学生规模、质量、内涵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我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2016年,创办全国首个艺术类全英文专业“视觉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提出“建设以东方学为特征的世界一流美术学学科,创立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社会美育为担当的新人文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45.jpg

校庆90周年“中华文化艺术周”之水印木刻讲座合影

 宽领域,多层次 

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工作始终与一流专业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紧密结合,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招生专业涵盖我校绝大部分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所有专业课程面向来华留学生开放。来华留学生就读专业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集中在中国画、书法等高点特色学科,发展到如今覆盖美术学、设计学、建筑学、戏剧与影视学和艺术学理论等五个学科,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艺术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49.jpg

留学生代表队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合影


四十余年来,我校始终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依托学校丰厚的学术资源,以中国书画、“视觉中国”为核心,建立起一套整体趋同、兼顾差异的高层次国际艺术人才培养机制,贯穿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级,涵盖管理、教学、育人等多个方面,在教育界独树一帜。目前,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校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成为了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核心推动力。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53.png

我校一流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


在非学历生课程建设方面,坚持特色培养,长期开办专业汉语补习、中国书画进修及中国文化艺术短训班,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年来,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包括美国白乐翡水墨短训班(已持续三十多年)、日本岐阜女子大学长短期班(已持续三十多年)、美国阿巴拉契亚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班、法国书画交流协会、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书画研学班、日本白圭社书画短训班、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中国书画短训班等机构和个人来华研习。与此同时,学校积极选派年轻教师和优秀硕博研究生暑期赴泰国皇室吉拉达学校和美国加州中国画协会从事传统书画教学工作,建立海外教学基地,促进中国书画的海外传播,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了学校国际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058.jpg

国际博士生任天进在美国加州为白乐翡中国书画研习团授课


 知华友华,人才辈出 

四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为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输送了大量高层次的国际艺术人才,已培养千余名来华留学学历生,长短期学生逾万名,稳居国内艺术类高校前列。从不同国家的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到蜚声国际的艺术家和学者,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们活跃在全球艺术界的各个角落。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促进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101.png

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教育40周年展览合影


通过“感知中国”“四海艺同”“国际青年艺术周”等品牌活动,立体化呈现学校来华留学生学习成果。“感知中国”为留学生提供了真正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社会实践平台;“四海艺同”为他们搭建了跨国别、跨专业的阶段性创作成果展示平台;一年一度的“国际青年艺术周”则以无墙的学院突破象牙之塔,向世界展示他们精彩的毕业作品。因为艺术,他们团聚在国美,学校努力提供机会、创造平台、发挥作用,以增强留学生的感知力、学习力、学术力和生活力,向他们赋能以国美情怀、中国文化和世界视野。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105.png

国际教育学院“感知中国”品牌活动合影


微信图片_20241109183108.jpg

俄罗斯籍研究生乔马在2024“青艺周”毕业典礼开幕式发言


 优秀国际校友 

日本籍校友河内利治(Toshiharu Kawachi),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现任日本书道研究会主席及大东文化大学副校长,对中日文化交流贡献卓著。


韩国籍校友郭鲁凤,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理论博士毕业,现任韩国东方大学教授、韩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韩国书学研究所所长、韩国文化财厅文化财委员,著名韩国书法家。郭鲁凤在书法创作之余,还长期致力于中国书论的韩语译介工作,架起了中韩书法交流的友谊桥梁。


瑞士籍林小发(Eva Luedi Kong),上世纪90年代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和版画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曾历时近二十年翻译完成《西游记》德文全译本,获2017年第十三届德国莱比锡书展翻译奖,2019年在德国出版德文版《千字文》,为推动中国古典文学在全球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日本籍校友富田淳(Tomita Jun),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现任九州国立博物馆馆长,著名书法史学者,组织策划了“书圣王羲之”“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等在国际艺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展览。


韩国籍校友吴顺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理论实践复合型艺术博士毕业,现任韩国檀国大学艺术学院东洋画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凭着满腔的艺术热情和惊人的毅力,绘就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


德国籍校友施岸笛(Andreas Schmid),上世纪80年代作为交换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法,现任柏林艺术大学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教授,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书法融入现代艺术教育。


意大利籍校友毕罗(Pietro De Laurentis),早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书法,现为中国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使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发表多本中国书法研究著作,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汉学家,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


刚果(金)籍校友卡拉玛(Kalama Akulez Henri),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博士毕业生,现任金沙萨美术学院(Academie des Beaux Arts de Kinshasa)院长,积极推动中非艺术教育的合作与发展。


法国籍校友伊沙(Isabelle Baticle),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毕业,法国水墨艺术家,长期从事水墨画与书法的教学与创作,在法国多次举办水墨画及书法个展,组织策划中国书画联展及东方文化交流教育活动。


克罗地亚籍校友白伊达(Ida Blazicko),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博士毕业生,现任克罗地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克罗地亚雕塑三年展等重要国际展览,获意大利大型常设公共雕塑金奖。通过艺术作品和文化交流项目连接东西方艺术。


美国籍校友柯伟业(Michael Cavayero),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获得中国画(山水)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专注于佛教与画史互动关系的研究。


保加利亚籍校友维吉尼亚(Mariya Dragomirova Ganeva),1993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中国画研究生毕业,现任保加利亚索非亚国立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主任。


瑞士籍校友里昂(Leandre Burkhard),2017年陶瓷艺术专业硕士毕业,现为我校手工艺术学院专任教师,致力于中国与瑞士两国陶艺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籍校友刘创新,在中国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曾为马来西亚书协会理事,现担任西泠印社名誉社员、马来西亚篆刻协会会长等职务,2024年入选首届福布斯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物榜单,在文物收藏鉴赏方面成绩斐然。


马来西亚籍校友朱绍瑛,曾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现担任马来西亚美术家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女书画家协会总会长及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副总会长;积极推广水墨画展览和创作,促进中马两国美术交流。




艺术没有疆界,国美也没有疆界,国美人走到哪里,国美之路就延伸到哪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们因为艺术来到中国,因为艺术团聚在国美,他们为国美带来多元的视野、跨文化的理念;他们也把国美的火种播撒到全世界,让国美之路延伸到四方。




 供 图 建姚

 整 理 王   琛

 编 辑 |袁瑾妍

 责 编 姚云骓 童戈辛

 审 核 |方   舟 袁由敏 王晓芬



Attachment downloads